营州歌古诗究竟是什么意思?
tianluo
2025-03-12 12:31
阅读数 251
文章标签
古诗意思
《营州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全诗为“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下面来详细解读其含义。
“营州少年厌原野”,“营州”是唐朝东北的一个重要州城,大致在今辽宁朝阳一带。“厌”在这里是饱经、习惯的意思,这句是说营州的少年们早已习惯了在原野上生活,他们生长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原野就是他们活动的广阔天地,展现出一种与自然环境紧密融合、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狐裘蒙茸猎城下”,“狐裘”指用狐狸皮做的皮袄,“蒙茸”形容皮毛蓬松的样子,描绘出营州少年们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袄,在城下打猎的场景,这既体现了当地的生活习俗和少年们的装扮特色,也反映出他们勇敢、矫健的形象,以打猎作为一种日常活动,彰显出他们的野性与活力。
“虏酒千钟不醉人”,“虏酒”指当时少数民族所酿的酒,这句说营州的少年们喝上千杯少数民族的酒都不会醉,一方面说明当地酒的度数可能不高或者少年们酒量很大;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们豪爽、豁达的性格,对饮酒这件事十分随性,展现出一种不拘小节的气概。
“胡儿十岁能骑马”,“胡儿”泛指当地少数民族的孩子,意思是这里的少数民族孩子十岁就能熟练地骑马了,这生动地体现了营州地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骑马的技能,也表明骑马在当地是一项非常重要且普遍的能力,反映出当地尚武、勇敢的风气以及与游牧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营州歌》通过对营州少年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少年们的豪迈性格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上一篇:最能打动周杰伦的歌究竟是什么? 下一篇:在那遥远海边出自哪首歌?
在这首诗中,白狼河北秋偏早描绘了北地特有的萧瑟景象作为背景音乐缓缓响起;戍客望乡泪满裳则像是一位远征归来的士兵内心深处的独语般诉说着对家乡无尽的眷恋和对战争的无尽感慨……每一句都饱含深情而又不失壮志凌云之态让读者不禁为之动容并沉浸其中无法自拔!